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流血块是怎么回事

2025.04.27 16:25

月经流血块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不均匀、子宫收缩力不足、激素水平失衡、子宫结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脱落不均匀: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时,部分组织可能未完全分解成液体状态,形成血块排出。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经量增多,与子宫内膜增厚或局部炎症有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长期出现需排查内膜病变。

2.子宫收缩力不足:子宫收缩有助于经血排出,若收缩力减弱,血液易滞留宫腔并凝结成块。多见于产后或多次流产导致的子宫肌层损伤,也可能与缺乏运动或体质虚弱相关。

3.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会导致内膜增厚或脱落不全,增加血块概率。常见于青春期初潮、围绝经期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需通过激素检查明确原因。

4.子宫结构异常: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或先天畸形如纵隔子宫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影响经血排出速度,促使血块形成。此类情况常伴随痛经或周期紊乱,需超声进一步诊断。

5.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时,经血不易凝固,但部分未及时排出的血液可能在宫腔内凝结。需结合凝血四项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影响。

月经血块若偶尔出现且无其他不适,多为生理性变化;但若频繁发生或伴随严重腹痛、贫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日常注意保暖、适度运动及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