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脊液是怎样形成的

2025.09.25 16:46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分泌产生。脉络丛是位于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的特殊结构,由富含血管的软脑膜和室管膜细胞共同组成。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作用,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被选择性过滤进入脑室系统,形成无色透明的脑脊液。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离子转运和血-脑屏障调控,每日约产生500ml,但实际存量维持在150ml左右。

脑脊液的形成始于脉络丛上皮细胞的主动运输。钠离子通过钠钾泵被主动泵入脑室,氯离子随后被动扩散,形成渗透梯度促使水分从血液进入脑室。葡萄糖、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可选择性通过,而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被有效阻挡。形成的脑脊液从侧脑室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最终通过正中孔和外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在此过程中,脑脊液不断与脑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并维持稳定的颅内压。约4-5小时可完成一次完整循环,最终通过蛛网膜颗粒被上矢状窦吸收回静脉系统。

需注意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异常。临床常见于脑积水、脑膜炎或肿瘤压迫等情况,可能引发头痛、呕吐或视神经水肿。腰椎穿刺检查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诱发感染。某些药物如乙酰唑胺可抑制碳酸酐酶减少分泌,而甘露醇则通过渗透作用调节脑脊液容量。日常需警惕持续头痛伴颈部僵硬等脑膜刺激征,及时排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