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出血会引起贫血吗

2024.08.11 08:04

大便出血可能会引起贫血。

大便出血是指粪便中带有血液,其原因较为多样,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如果长期、反复出现大便出血,且出血量较大或出血较为频繁,就可能导致血液丢失过多,从而引起贫血。

当大便出血导致贫血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起初可能表现为容易疲劳、乏力、头晕、心慌等,随着贫血的加重,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和指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等表现。贫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严重时还可能对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例如,痔疮是常见的导致大便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果痔疮长期出血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就可能使患者逐渐失血而发生贫血。一些肠道的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少量大便出血,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肿瘤持续生长、出血,也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一旦发现大便出血,尤其是出血持续不缓解、出血量较大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贫血的患者,除了治疗原发病外,还需要根据贫血的程度进行相应的纠正贫血治疗,如补充铁剂、输血等,以改善贫血症状,避免贫血带来的不良后果。大便出血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处理,是有可能引起贫血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