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衰的症状与体征是什么

2025.03.07 20:04

慢性心衰的症状与体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困难:慢性心衰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早期可能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即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坐起才能缓解。

2.乏力:慢性心衰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是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乏力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轻者可能仅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重者则可能连日常活动都难以完成。乏力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3.水肿:慢性心衰患者常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水肿通常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按压后出现凹陷。夜间水肿可能加重,晨起时减轻。长期水肿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硬化等改变。

4.心悸:慢性心衰患者常感到心悸,即心跳异常明显或不适。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或心律不齐。心悸可能表现为心跳加快、心跳沉重或心跳不规则。严重时可能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慢性心衰患者常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坐起或开窗呼吸才能缓解。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部淤血。发作时可能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慢性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反映了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除了上述主要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变化、夜间多尿等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则包括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定期随访和病情监测是管理慢性心衰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