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直肠恶变是怎样引起的

2025.02.06 17:50

直肠恶变可能由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直肠慢性炎症、腺瘤样息肉恶变、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高动物脂肪和蛋白质、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肠道内致癌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胆汁酸的分泌增加且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可生成致癌物质,从而增加直肠恶变风险。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人群,其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存在缺陷,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累积,导致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引发直肠恶变。

3.直肠慢性炎症:长期的直肠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反复刺激直肠黏膜,使肠黏膜处于持续的损伤与修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增殖加快,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同时炎症还会改变肠道内的微环境,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直肠恶变。

4.腺瘤样息肉恶变:腺瘤样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随着息肉的增大,其细胞可能发生异型增生。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率相对较高。息肉中的细胞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如基因改变、环境因素等,逐渐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不断增殖并向恶性转化,最终发展为直肠恶变。

5.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吸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酗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害间接影响肠道功能,肥胖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和代谢紊乱,缺乏运动则使肠道蠕动减慢,这些因素综合作用,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使得直肠黏膜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直肠恶变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取;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直肠检查;积极治疗直肠慢性炎症;发现腺瘤样息肉及时处理;戒烟限酒,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以降低直肠恶变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