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痛经如何调理

2025.10.14 15:12

痛经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调理减少寒凉摄入、中药调理平衡气血、规律作息稳定内分泌。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缓解痉挛:下腹部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使用热水袋或暖贴时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持续20-30分钟。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烫伤,经期前三天可每日重复3-4次。热敷配合顺时针轻揉小腹效果更佳,但出血量过大时应暂停使用。

2.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经期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刺激内啡肽分泌,减轻痛感。运动时需避免倒立或挤压腹部的动作,每周保持3次以上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出汗后注意保暖。月经量多时减少运动时长,出现头晕需立即停止。

3.饮食调理减少寒凉摄入:经前一周忌食冷饮、螃蟹等寒性食物,增加红枣、生姜等温补食材。每日饮用红糖姜茶可驱散宫寒,但糖尿病患者需慎用。饮食需均衡搭配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空腹饮用刺激性饮品。痛经严重者可适量食用榴莲、羊肉等热性食物。

4.中药调理平衡气血:当归、川芎等药材配伍可活血化瘀,需由专业医师根据体质开具方剂。常见中成药如艾附暖宫丸需在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连续调理三个月经周期为宜。出现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需调整药方。

5.规律作息稳定内分泌:保证23点前入睡有助于褪黑素正常分泌,调节雌激素水平。睡前两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午休不超过30分钟。长期熬夜会导致前列腺素分泌紊乱,加重经期疼痛。建立固定的起床时间,周末作息变化不超过两小时。

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发热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发现异常,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情绪波动明显者可尝试冥想调节,严重焦虑需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