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什么是红皮病型银屑病

2024.12.02 15:59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红皮病型银屑病通常是在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因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如芥子气、水杨酸等,或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等因素诱发。也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发展而成。患者全身皮肤会呈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大量脱屑,在皮肤褶皱部位,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还可能出现糜烂、渗出。同时,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浅表淋巴结也常常肿大。由于皮肤大面积受累,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严重破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增加,容易引发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

从发病机制来看,红皮病型银屑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病原体,但在银屑病患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皮肤细胞,导致皮肤细胞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在红皮病型银屑病中,这种免疫反应更为强烈和广泛,使得全身皮肤都受到累及。在治疗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既要控制皮肤症状,又要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一般会采用温和的外用药物,如凡士林等滋润皮肤,减少水分丢失,同时配合系统用药,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生物制剂的应用也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特定靶点,有效控制病情,且相对安全性较高,但价格较为昂贵。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