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发烧灌肠有什么伤害

2024.12.29 15:33

灌肠治疗发烧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损伤、过敏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增加感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菌群失调:灌肠可能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能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等。灌肠液的注入会改变肠道内的酸碱度和环境,使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可能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影响肠道正常功能的发挥。

2.肠道黏膜损伤:在灌肠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例如灌肠器具插入过深、用力过猛或者灌肠液温度不合适等,都可能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肠道黏膜比较脆弱,一旦受损,可能会引起肠道出血、疼痛,还可能增加肠道感染的几率,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

3.过敏反应:灌肠所使用的药物或者灌肠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不同的人对不同物质的过敏情况不同,当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灌肠液中的致敏成分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4.水电解质紊乱:灌肠可能会影响肠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平衡。如果灌肠液的浓度、渗透压不合适,或者灌肠后腹泻情况严重,就可能导致体内的水电解质大量丢失。例如,钠、钾等离子的失衡会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引起乏力、心律失常等问题,对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5.增加感染风险:灌肠属于侵入性操作,如果灌肠器具消毒不严格,就容易将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肠道。肠道内的环境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有外来病原体侵入,就可能引发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加重患者的病情。

灌肠治疗发烧应谨慎选择,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操作前要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过敏史等。灌肠液的选择、温度、浓度等要严格把控,灌肠器具要确保严格消毒,操作过程要轻柔规范,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