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妇外伤怎么处理

2025.10.14 15:12

孕妇外伤需立即评估胎儿及母体状况、优先稳定生命体征、避免压迫腹部、根据孕周调整处理措施、及时转诊至产科联合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评估胎儿及母体状况:孕妇外伤后需快速确认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同时检查母体意识、呼吸及循环状态。孕晚期需监测胎盘早剥风险,通过超声或胎心监护明确胎儿安危。任何外伤均可能诱发早产或流产,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出血、休克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处理,维持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稳定。补液时注意避免过量,防止肺水肿。若需输血,应选择匹配血型并监测凝血功能。疼痛控制需谨慎用药,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3.避免压迫腹部:检查或转运时避免直接按压孕妇腹部,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影像学检查需屏蔽腹部,优先选择无辐射的超声或磁共振。必要时需调整操作姿势以减少胎儿受压风险。

4.根据孕周调整处理措施:孕早期重点排除宫外孕及先兆流产,孕晚期需预防胎盘早剥及早产。不同阶段用药剂量及方式需调整,如抗生素选择需考虑胎儿安全性。手术时机需权衡母胎利益,紧急情况下以母体优先。

5.及时转诊至产科联合治疗:外伤后无论轻重均需产科会诊,尤其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异常时。多学科协作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后续需持续监测胎儿生长及母体恢复情况。

处理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孕妇焦虑情绪。记录外伤时间、部位及处理细节,便于后续随访。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超声,观察有无迟发性出血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