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疼怎么办

2024.07.04 13:55

脚踝疼可能是由于扭伤、关节炎、过度使用、鞋子不合适或矿物质缺乏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扭伤:在运动或行走过程中,脚踝关节受到过度扭曲,导致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疼痛。立即冷敷以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拐杖减轻脚踝负担。

2.关节炎:关节炎导致关节炎症,使脚踝感到疼痛。长期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理疗和适当的运动加强关节稳定性,减轻疼痛。

3.过度使用:长时间行走或跑步使脚踝关节和周围肌肉过度劳累,导致疼痛。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长时间重复运动,适当休息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4.鞋子不合适: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会导致脚踝承受不均匀压力,从而引起疼痛。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底有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必要时使用鞋垫或定制鞋垫。

5.矿物质缺乏:钙、镁等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疼痛。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矿物质。

针对脚踝疼痛,应及时找出病因,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加强脚踝周围肌肉锻炼,提高关节稳定性,预防脚踝疼痛的发生。在疼痛持续或加重时,请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