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肝结节

2024.11.07 15:04

肝结节是指在肝脏组织中出现的异常增生或肿块。

肝结节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各种肝脏疾病所导致,比如肝硬化时,肝脏在修复过程中会形成再生结节;肝脏的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肝腺瘤等也会表现为结节;还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一些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肝结节的出现。

肝结节的存在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较小的结节可能在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或性质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右上腹疼痛、腹胀、黄疸、食欲不振等。对于肝结节,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来明确其性质,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血液检查等。如果怀疑结节为恶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准确诊断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对于良性结节,可能只需定期观察;而对于恶性结节,则需要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对于发现肝结节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等,以维护肝脏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