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志贺菌引起的疾病是什么

2024.08.10 20:43

志贺菌引起的疾病是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又称痢疾杆菌。当人体感染志贺菌后,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病理变化。

感染志贺菌后,经过数小时至7天的潜伏期后通常会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典型症状。发热可伴有畏寒,体温可高达39℃以上。腹痛多为阵发性左下腹部疼痛。腹泻频繁,大便初为稀便,迅速转为黏液脓血便,由于炎症刺激直肠,会产生强烈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不多,这就是里急后重的表现。严重病例可伴有惊厥、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等,甚至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儿童患者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志贺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或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感染。人群普遍对志贺菌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更易感染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粪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以及粪便培养出志贺菌。治疗上,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预防志贺菌感染关键在于加强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如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等。

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肠道传染病,对人群健康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并重视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