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进水耳鸣怎么办

2025.10.20 17:58

耳朵进水后出现耳鸣,可尝试将进水的耳朵朝下单脚跳跃排出水分、用干净棉签轻轻吸附耳道口水分、用手掌按压耳朵快速松开形成负压吸引、侧卧让水分自然流出、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30cm吹拂促进蒸发。具体分析如下:

1.将进水的耳朵朝下单脚跳跃排出水分:身体向进水耳侧倾斜,单脚跳跃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分流出。跳跃时需保持头部倾斜角度,避免水分倒流至耳道深处。动作需轻柔,防止因剧烈晃动导致耳道损伤或头晕。若耳道内有炎症或损伤,此方法可能加重不适,需谨慎操作。

2.用干净棉签轻轻吸附耳道口水分:选择医用棉签,避免使用尖锐或粗糙工具。仅接触耳道外端,不可深入以免将水分推向鼓膜或划伤皮肤。吸附时动作需缓慢,若棉签潮湿需及时更换。耳道敏感者或儿童操作时需更加小心,避免因触碰引发疼痛或感染。

3.用手掌按压耳朵快速松开形成负压吸引:手掌完全覆盖耳廓并紧贴头部,快速按压后松开,利用气压变化将水分吸出。重复数次,力度需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不适。操作前需确保手掌清洁,防止细菌进入耳道。若耳部有疼痛或炎症,此方法可能不适用。

4.侧卧让水分自然流出:身体侧卧使进水耳朝下,静置数分钟,依靠重力使水分缓慢流出。过程中可轻微晃动耳廓辅助,但避免频繁翻身。此方法适合睡前操作,需保持环境温暖以防受凉。若长时间未流出,需结合其他方法处理。

5.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30cm吹拂促进蒸发:调节吹风机至最低温度和风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烫伤。持续吹拂不超过5分钟,同时轻拉耳廓使热气进入耳道。操作时需确保耳道干燥无破损,避免高温刺激引发不适。

处理过程中若出现持续疼痛、听力下降或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挖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防止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