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了应该怎么办

2025.03.24 17:51

心肌缺血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服用急救药物、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心肌缺血发作时,首要任务是停止一切体力活动,避免心脏负担加重。静坐或平躺有助于减少心脏耗氧量,缓解症状。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会加剧心肌缺血,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保持平静有助于稳定心率,减轻心脏压力。

2.保持安静:在心肌缺血发作期间,保持环境安静和心情平稳至关重要。避免噪音和外界干扰,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心脏负荷。深呼吸和放松技巧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进一步减轻心脏负担。

3.服用急救药物:硝酸甘油是心肌缺血的常用急救药物,能够迅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数分钟内缓解症状。若症状未缓解,可间隔5分钟重复服用,但需注意不要超过推荐剂量。

4.及时就医:心肌缺血可能是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征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一旦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5.调整生活方式:长期预防心肌缺血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定期体检和监测心血管健康指标也是预防心肌缺血的重要措施。

心肌缺血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和长期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