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凝血功能障碍是什么病

2025.10.11 17:41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凝血机制异常,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维持血液流动性和止血功能,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时,便可能引发异常出血或血栓。此类疾病既可能是先天遗传因素导致,如血友病,也可能由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如维生素K缺乏、肝病或药物副作用等。

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重者可出现关节腔出血、内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相反,若凝血功能亢进,则可能导致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功能检测等。治疗需针对病因,例如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抗凝药物,同时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以避免治疗相关并发症。

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减少出血风险;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定期复查,调整剂量以防出血或血栓。饮食上需注意均衡营养,尤其是维生素K的摄入可能影响华法林疗效。出现不明原因出血、肿胀或头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干扰凝血功能,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预防,多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