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哪些原因会引起低血糖

2025.03.24 17:51

低血糖的原因包括胰岛素过量使用、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肝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胰岛素过量使用: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过量使用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若剂量控制不当或注射后未及时进食,容易引发低血糖。某些药物如磺脲类药物也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低血糖风险。长期低血糖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饮食不规律:饮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因素。长时间不进食或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未按时进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过度节食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血糖调节功能,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3.剧烈运动:运动时身体消耗大量能量,血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后,若未及时补充能量,血糖水平会迅速下降。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更需注意,运动前应适当进食,运动中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帮助恢复血糖水平。

4.肝肾功能异常:肝脏和肾脏在血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肝脏负责储存和释放葡萄糖,肾脏则参与葡萄糖的重吸收。肝肾功能异常会影响血糖的调节能力,导致低血糖。例如,肝硬化患者肝脏糖原储存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肾功能不全患者则可能因药物代谢减慢,增加低血糖风险。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会影响血糖调节机制,导致低血糖。例如,降糖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都可能引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特别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低血糖。酒精也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增加低血糖风险。

低血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上述原因外,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悸、意识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预防低血糖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确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补充糖分,并就医查明原因,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