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崴了怎么办

2024.11.27 15:50

脚崴了应立即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休息:

脚崴伤后要马上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因为继续活动会加重肿胀和疼痛,让损伤的组织难以恢复。休息能给受伤的脚踝创造一个稳定的恢复环境,防止损伤恶化。

2.冷敷:

在脚崴伤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踝进行包扎。适当的加压包扎能够减少肿胀,通过给受伤部位一定的压力,限制血液和组织液的渗出。但包扎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脚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利用枕头或者靠垫将脚垫高,使血液更容易回流到心脏,减少受伤部位的淤血堆积。

5.及时就医:

如果脚崴伤后肿胀严重、疼痛剧烈或者活动受限,应尽快就医。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判断是否有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脚崴伤后,在恢复过程中不要过早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二次损伤。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脚踝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