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急性宫颈炎

2025.04.07 08:43

急性宫颈炎是指宫颈黏膜及其下方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通常由感染引起,病程较短,症状明显。该病常见于育龄女性,主要表现为宫颈红肿、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宫颈炎的病因多样,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细菌感染中,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是主要致病菌,而病毒感染则以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为主。阴道菌群失调、机械性损伤如分娩、流产或手术操作以及不良卫生习惯也可能诱发急性宫颈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异常如黄色或绿色、异味,以及下腹部不适或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在诊断急性宫颈炎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实验室检查包括白带常规、病原体培养和核酸检测等,以明确感染的具体类型。治疗方面,需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同时可辅以局部用药或物理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疗效。

预防急性宫颈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阴道炎等潜在感染。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药物,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耐药性增加。通过科学治疗和有效预防,急性宫颈炎通常可以完全治愈,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