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得了尿结石后尿道口痛怎么办

2025.02.17 12:00

得了尿结石后尿道口痛应多喝水、适量运动、热敷缓解、药物治疗、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多喝水:多喝水是缓解尿道口疼痛的重要措施。尿结石的形成与尿液浓缩有关,增加水分摄入可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的形成,同时促进尿液排出,帮助结石排出体外。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2-3升,尤其是在疼痛加剧时,更应增加水的摄入量。饮用一些柠檬水或酸梅汤等酸性饮品,可以帮助降低尿液的pH值,减少结石的形成。

2.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尿道口的疼痛。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身体代谢,促进肾脏的功能,增加尿液的流动性,从而减少结石对尿道的压迫感。运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3.热敷缓解:热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尿道口疼痛的方法。通过在下腹部或腰部进行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感。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热敷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有助于放松尿道周围的肌肉,促进结石的排出。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尿道口的疼痛。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感。医生可能会开一些利尿剂,帮助增加尿液排出,促进结石的排出。切勿自行用药,应遵循医嘱,以免加重病情。

5.及时就医:如果尿道口疼痛持续加重,伴随其他症状如血尿、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专业的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结石的大小和位置,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对尿道和肾脏造成更大的损害。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

尿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预防尿结石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饮水、均衡饮食、定期运动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定期体检也能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尿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