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2025.01.15 16:18

后背疼痛可能是由肌肉劳损、姿势不良、外伤、内脏疾病反射、脊柱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劳损: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长时间伏案工作、搬运重物等,容易导致后背肌肉劳损。肌肉劳损会使肌肉产生疲劳性损伤,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伸展运动,也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2.姿势不良:长期弯腰驼背、睡姿不正确等不良姿势,会使后背肌肉受力不均,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改变。这会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压力,导致后背疼痛。疼痛多为隐痛,调整姿势后会有所改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床垫。

3.外伤:后背受到外力撞击、拉伤等外伤时,会直接损伤后背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受伤处会出现疼痛、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如果是轻度外伤,可先进行冷敷,减少出血和肿胀,之后再热敷促进恢复;若外伤严重,应及时就医。

4.内脏疾病反射:某些内脏疾病会反射性地引起后背疼痛。例如胆囊炎可能会引起右后背放射性疼痛,冠心病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后背放射性疼痛。因为内脏神经与体表神经存在一定的关联。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的内脏疾病进行治疗,后背疼痛才会得到根本改善。

5.脊柱疾病:如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脊柱炎会导致脊柱关节炎症,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周围神经,都可能引起后背疼痛,疼痛程度可能较为严重,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后背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