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甲型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

2025.03.11 11:56

甲型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依据,帮助患者及时获得有效治疗。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的特点。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周期性流行,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

甲型流感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重症病例可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也可辅助诊断。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早期使用可显著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补液和氧疗等也至关重要。

在诊疗过程中,需注意首先,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卫生和环境消毒,以降低院内传播风险。其次,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必要时住院治疗。疫苗接种是预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和医务人员。公众应提高健康意识,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通过多方面的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甲型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