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率过慢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心率过慢可能由生理因素、药物作用、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因素:一些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心脏功能强大,每搏输出量高,不需要很高的心率就能满足身体的供血需求,从而出现心率过慢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这是身体适应的正常生理状态。

2.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时,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这是药物对心脏传导系统或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结果。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心率过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心脏疾病:像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心肌受损后,心脏的传导系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心率减慢。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针对具体的心脏疾病进行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等。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的引起心率过慢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包括心脏的代谢,使心脏跳动减慢。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心率也可能随之改善。

5.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导致心率过慢。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率。

在日常生活中,心率过慢者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防止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黑矇等症状。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