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癌如何去黄疸

2025.01.11 15:42

十二指肠癌去黄疸可通过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药物治疗、放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是从根本上解决黄疸问题的方法。如果十二指肠癌处于早期,没有发生远处转移,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后,胆管梗阻解除,胆汁能够正常排泄,黄疸自然消退。这种方法不仅能去除黄疸,还可能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但手术风险较大,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2.内镜下治疗:内镜下可以进行胆管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将支架放置在胆管狭窄部位,撑开狭窄的胆管,使胆汁能够顺利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从而减轻黄疸症状。这种方法相对微创,患者恢复较快,但可能存在支架堵塞、移位等并发症。

3.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者内镜下治疗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肝脏内胆管,将引流管置入胆管内,把胆汁引流到体外或肠道内,降低胆管内压力,缓解黄疸。不过,该操作可能会引起出血、胆瘘等并发症。

4.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辅助减轻黄疸症状。例如,使用保肝利胆药物,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改善肝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但药物治疗通常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单独使用难以完全消除黄疸。

5.放疗: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胆管压迫,改善胆汁排泄。对于局部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十二指肠癌患者,放疗可能是一种选择。但放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

在进行十二指肠癌去黄疸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分期、身体状况、肝功能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肝功能指标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以更好地耐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