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损伤会引起尿毒症吗

2024.12.16 16:52

肾损伤确实会引起尿毒症。尿毒症是指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肾脏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排泄代谢产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肾脏功能受损,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肾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急性肾损伤通常是由急性疾病、药物毒性、感染等引起的,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表现为尿毒症的症状。尿毒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早期识别肾损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肾损伤至关重要。首先,合理饮食,控制高盐、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其次,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肾脏的健康。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确保用药安全。肾损伤与尿毒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关注肾脏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尿毒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