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不好尿血了是什么原因

2025.04.15 08:17

肾不好尿血可能由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药物或毒物损伤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尿血的常见病因,由于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红细胞漏出至尿液中。急性肾炎多与感染有关,慢性肾炎则进展缓慢,伴随蛋白尿和高血压。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需及时进行尿液检查和肾活检确诊。

2.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尿路黏膜,导致机械性损伤出血。疼痛常伴随血尿出现,尤其是腰部绞痛后出现肉眼血尿。结石大小和位置决定症状轻重,超声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手术或碎石治疗。

3.肾肿瘤:肾细胞癌或肾盂肿瘤生长破坏血管或组织,引发无痛性肉眼血尿。肿瘤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伴随消瘦或腰部包块。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增强CT有助于发现占位病变,确诊需病理活检,早期手术是治疗关键。

4.肾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后形成溃疡和坏死,导致血尿并伴随脓尿和尿频。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或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尿液抗酸染色和结核菌培养可辅助诊断,需长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以避免肾功能丧失。

5.药物或毒物损伤:某些抗生素、镇痛药或重金属毒素直接损害肾小管或间质,引发血尿并伴随肾功能异常。长期滥用药物或接触工业毒物是主要诱因,停药或脱离毒物后症状可能缓解,严重时需血液净化治疗。

尿血是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的警示信号,需结合伴随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病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对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伤。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避免滥用药物及定期体检,以降低肾脏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