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原因会得肠胃炎

2025.02.23 12:28

肠胃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饮食不洁、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问题、精神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洁:饮食不卫生是导致肠胃炎常见的原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肉类、海鲜,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其毒素。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胃肠道后,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炎症状。

2.细菌或病毒感染:许多细菌和病毒可引起肠胃炎。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侵入胃肠道并大量繁殖。细菌会释放毒素损害肠黏膜细胞,病毒则会干扰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肠胃炎。比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在减轻炎症和疼痛的同时,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此类药物,胃黏膜的保护屏障被削弱,胃酸等物质就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导致胃黏膜炎症,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抗生素也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引发肠道炎症。

4.自身免疫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胃肠道,导致肠胃炎。例如,在自身免疫性胃炎中,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胃黏膜细胞当作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免疫系统攻击肠道组织,引起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5.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与肠胃炎的发生有关。精神因素可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当人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使胃肠道功能失调。同时,精神压力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削弱肠道的屏障功能,使胃肠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肠胃炎相关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避免过度使用可能损伤胃肠道的药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