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出血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2025.04.29 08:09

子宫出血的原因包括激素失调、子宫内膜病变、生殖系统炎症、妊娠相关情况、全身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失调:子宫出血常见于激素水平紊乱,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多见,由于卵巢功能不稳定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脱落不全。长期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会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最终引发突破性出血或经期延长。

2.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直接破坏内膜结构,导致异常出血。良性息肉可能因血管破裂出血,恶性病变则因组织浸润和坏死引发持续或间歇性出血。内膜异常增厚时脱落不完全,也会造成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3.生殖系统炎症: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刺激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黏膜脆性增加。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多,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或经间期点滴出血。慢性炎症还可能引起内膜修复障碍,进一步加重出血症状。

4.妊娠相关情况:先兆流产、异位妊娠或胎盘残留等妊娠并发症是育龄期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胚胎着床异常或滋养细胞侵袭力不足会导致蜕膜剥离出血;宫外孕破裂时腹腔内出血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宫腔;产后胎盘残留则妨碍子宫收缩,引发晚期产后大出血。

5.全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肝病或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机体凝血-抗凝平衡。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时,子宫内膜血管破裂后难以有效止血,表现为月经量暴增或自发性出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通过干扰激素代谢间接引发出血。

子宫出血的机制复杂多样,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年龄阶段和出血模式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及时明确病因能有效指导治疗并预防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