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急性期面瘫如何治疗

2025.09.11 19:33

急性期面瘫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神经营养药物促进修复、物理治疗改善局部循环、眼部保护防止角膜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糖皮质激素是急性期面瘫的核心治疗手段,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早期使用可显著改善预后,通常选择泼尼松等口服药物,疗程约7-10天,需逐步减量以避免反跳。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血糖,尤其对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2.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若面瘫与病毒感染相关,联合抗病毒药物可提高疗效。常用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能够阻断病毒DNA复制,减少神经损伤。建议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使用,疗程5-7天。需注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必要时监测转氨酶水平。

3.神经营养药物促进修复:维生素B族尤其是B1和B12对神经髓鞘修复至关重要,可口服或注射补充。甲钴胺是常用制剂,能加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疗程通常持续2-4周,长期使用需警惕过敏反应。联合其他治疗可增强整体效果。

4.物理治疗改善局部循环:急性期后可配合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热敷或按摩需谨慎,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肌肉痉挛。治疗频率以每日1次为宜,连续10-15次为一疗程。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5.眼部保护防止角膜损伤:面瘫导致眼睑闭合不全时,需使用人工泪液或眼膏保持角膜湿润,夜间可覆盖纱布或佩戴眼罩。避免长时间用眼或强光刺激,定期眼科检查排除角膜损伤。严重者需考虑临时性睑缘缝合术。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耳后疼痛加重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并发症。遵医嘱定期评估恢复情况,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