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脾疳是怎么引起的

2024.08.29 16:46

脾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其病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情志内伤、先天不足、其他疾病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饮食不节是导致脾疳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饮食应以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为主,过量、过冷、过热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都会损伤脾胃。建议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2.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导致脾疳的内在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加强脾胃功能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服用中药等方法来调理脾胃。

3.情志内伤:情志因素也是引发脾疳的重要原因。儿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

4.先天不足:先天不足是指儿童在母体内孕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发育不良。这种情况需要从孕期保健入手,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感染,确保胎儿健康。

5.其他疾病影响:其他如感冒、肺炎等疾病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疳。预防和及时治疗这些疾病,对预防脾疳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脾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心理健康等方面。只有全面调理,才能确保脾胃功能正常,儿童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就诊,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险。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