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后如何康复

2025.09.15 22:25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加强肌肉力量练习、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脱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通过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动作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粘连。2周后可尝试坐位屈髋练习,角度不超过90度。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但需避免过度屈曲、内收和内旋动作。

2.加强肌肉力量练习:重点锻炼臀中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术后1-3天开始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3天后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2周后增加直腿抬高和侧抬腿练习,每组10-15次。6周后加入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绑膝外展,逐步提升肌力以稳定关节。

3.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体重每增加1公斤,髋关节承重增加3-4倍。术后需保持BMI在18.5-24之间,通过低脂高蛋白饮食结合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爬楼梯、跳跃等冲击性动作,选择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低负荷运动。

4.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脱位:术后3个月内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时身体保持直立。坐位时双膝低于髋部,避免跷二郎腿或交叉腿。侧卧时两腿间夹枕头,防止髋关节内收。如厕使用加高坐便器,弯腰捡物时保持患肢后伸。

5.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需拍片检查假体位置。出现异常疼痛、活动受限或关节弹响需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骨愈合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必要时进行步态分析或肌力测试。

康复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夜间睡眠时保持肢体中立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中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整合。术后6-8周内禁止驾驶,外出时选择防滑鞋具。出现发热或切口渗液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