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淀粉酶高是怎么回事

2025.02.23 12:28

胰淀粉酶高可能是胰腺疾病、唾液腺疾病、肠梗阻、胆囊炎、服用某些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胰腺疾病:胰腺发生炎症如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受损,胰淀粉酶会释放入血,导致其水平升高。是因为炎症刺激使得胰腺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原本在胰腺内参与消化作用的胰淀粉酶大量进入血液循环。患者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治疗主要针对胰腺炎进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等措施。

2.唾液腺疾病:唾液腺炎症或损伤时,唾液中的淀粉酶也会增多并进入血液,引起胰淀粉酶升高。例如腮腺炎,病毒感染腮腺组织后,腮腺细胞功能紊乱,淀粉酶分泌异常增加。患者腮腺部位会有肿痛表现。主要通过抗病毒、对症治疗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缓解腮腺疼痛。

3.肠梗阻:肠梗阻发生时,肠道内压力升高,肠壁通透性改变。一方面,肠道内的胰淀粉酶可逆向吸收入血;另一方面,肠梗阻可能影响到胰腺的血液循环和功能,间接导致胰淀粉酶升高。患者会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解除梗阻等,如对于粘连性肠梗阻可能需要手术松解粘连。

4.胆囊炎:胆囊发生炎症时,炎症可波及周围组织,包括胰腺。可能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导致胰淀粉酶分泌和排泄异常,从而使血液中的胰淀粉酶升高。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利胆等为主,如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熊去氧胆酸利胆等。

5.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胰腺的代谢或细胞功能,导致胰淀粉酶升高。例如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干扰胰腺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影响淀粉酶的正常代谢过程。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胰淀粉酶升高,一般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在发现胰淀粉酶升高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血液指标的检测,以明确病因。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减少对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