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狭颅症

2025.08.18 14:54

狭颅症是一种先天性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颅骨的早期融合,导致头颅形状异常。通常情况下,正常的颅骨在出生后会随着大脑的生长而逐渐发育,但在狭颅症患者中,某些颅缝在婴儿出生后过早闭合,限制了头颅的正常扩展,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形状。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智力障碍、视觉和听觉问题,以及面部特征的异常。

狭颅症的具体成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孕期的某些影响有关。临床上,狭颅症的表现因个体而异,常见的类型包括前额狭颅症、顶骨狭颅症、枕骨狭颅症等。不同类型的狭颅症会导致不同的头部形状,例如前额狭颅症通常表现为额头突出,而顶骨狭颅症则可能导致头部呈现长形或扁平形。除了外观上的变化,狭颅症还可能伴随其他畸形,如面部不对称、眼距过宽或过窄等。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颅骨的发育情况和大脑的状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干预,通常在婴儿早期进行,以纠正颅骨的形状并为大脑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在面对狭颅症时,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婴儿的头部形状变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手术后的康复同样重要,可能需要结合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面临外貌变化和社交挑战时,提供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环境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对于狭颅症的管理,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涉及神经外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康复医生及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