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内窥镜检查有哪些方式

2025.02.09 16:58

内窥镜检查方式有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将胃镜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可以发现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在检查前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以保证胃部排空。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胃镜的管道进行注气、注水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观察。同时,还可以进行活检,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

2.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从肛门插入肠镜,逆行向上检查直肠、结肠和回肠末端。主要用于检查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息肉、肠癌等。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口服泻药清洁肠道。检查时,肠镜在肠道内弯曲前进,医生可观察肠道黏膜的颜色、形态等,发现可疑病变时也可进行活检。

3.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气管和支气管内。可用于诊断支气管内的病变,像炎症、结核、肿瘤等。在操作前,患者可能需要局部麻醉。支气管镜可以直接看到气管和支气管的内部结构,还能进行肺泡灌洗、刷检、活检等操作,获取标本进行检验,有助于明确病因。

4.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将膀胱镜经尿道插入膀胱。主要用于检查膀胱内部的情况,包括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检查过程中可观察膀胱黏膜的状态,发现病变时可进行活检或取石等操作。不过,该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如尿道疼痛等。

5.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检查方式。通过在腹部做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可观察腹腔内的脏器,如肝脏、胆囊、脾脏、阑尾、子宫等器官的表面情况。常用于诊断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肿块等。在检查的同时,若发现病变,还可根据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术操作,如切除阑尾、胆囊等。

进行内窥镜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检查后需按照医生的嘱咐休息、饮食,若出现腹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