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化验室检验什么

2024.12.20 11:14

便血化验室主要检验粪便常规、粪便潜血试验、血常规、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常规: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粪便的性状、颜色、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正常粪便中不应有红细胞,若出现红细胞则提示肠道存在出血部位。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肠道炎症,有助于判断便血是否由炎症性肠病等引起。同时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等也能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如柏油样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血便可能与下消化道出血有关。

2.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的一种方法。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果潜血试验阳性,说明存在消化道出血,但不能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一些隐匿性的消化道疾病,如早期胃癌、结肠癌等,可能仅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所以该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某些药物、食物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3.血常规:血常规检查主要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指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降低提示可能存在失血导致的贫血,根据降低的程度可以大致判断失血的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因素导致的便血,例如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能提示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4.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倾向,从而引起便血。例如,PT延长可能提示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常见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等;APTT延长可能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有关,如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疾病。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也会影响凝血过程,导致出血。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判断便血是否与凝血障碍有关。

5.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等检查有助于筛查消化道肿瘤。CEA升高可能与结肠癌、直肠癌等有关;AFP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但在一些胃肠道肿瘤中也可能有轻度升高;CA19-9在胰腺癌、胆管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可能升高。肿瘤标志物并非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其升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炎症、良性肿瘤等,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来综合判断。

在进行便血相关化验检查时,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大量食用肉类、动物肝脏、含叶绿素丰富的食物等,以免影响粪便潜血试验结果。女性患者应注意避开月经期,因为月经血可能混入粪便标本影响检查结果。如果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抗凝药等,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