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损伤的分类

2025.07.28 15:37

尿道损伤根据解剖位置和损伤机制可分为前尿道损伤和后尿道损伤两大类。前尿道损伤主要涉及阴茎部和球部尿道,后尿道损伤则发生在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按损伤程度可分为挫伤、部分断裂和完全断裂,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医源性和自发性损伤。

前尿道损伤常见于会阴部骑跨伤或直接暴力撞击,球部尿道因位置表浅易受损伤。后尿道损伤多由骨盆骨折引起,膜部尿道因固定于尿生殖膈而容易撕裂。医源性损伤多见于导尿、膀胱镜等操作失误,自发性损伤则与尿道狭窄或肿瘤等基础疾病相关。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排尿困难、血尿、会阴部肿胀及尿外渗,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逆行尿道造影或CT尿路成像,明确损伤位置和程度。

处理尿道损伤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方案。挫伤可保守治疗,留置导尿管并预防感染。部分断裂需尝试导尿,失败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完全断裂或后尿道损伤常需手术修复,避免盲目插管加重损伤。术后需定期扩张尿道防止狭窄,监测排尿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期禁止尿道插管,避免尿外渗引发感染或盆腔脓肿。长期随访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尿道狭窄或尿失禁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