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败血症很难治疗

2025.08.18 16:37

败血症的治疗确实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个体差异。败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常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发展迅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败血症的发生通常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有关,感染源可能是肺部、腹腔、泌尿系统等多种部位。感染后,病原体释放的毒素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进而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到局部的感染部位,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的问题,如休克、器官衰竭等。由于败血症的病因多样,且每位患者的免疫反应和基础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增加死亡风险。

在治疗败血症时,需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识别感染源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关键,通常需要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其次,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至关重要,可能需要使用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手段来改善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的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也应纳入整体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和生活质量。败血症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