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为什么会有妊娠肝损伤

2024.12.31 08:17

妊娠肝损伤的病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大幅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进而可能引起肝损伤。在妊娠过程中,肝脏需要对激素进行代谢和调节,而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使得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减轻肝脏负担。

2.营养缺乏:孕期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素,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例如,蛋白质是肝脏细胞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料,缺乏蛋白质会使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孕妇应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确保维生素的充足供应。

3.病毒感染:妊娠期感染肝炎病毒,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会直接攻击肝脏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损伤。病毒在肝脏内大量繁殖,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有病毒感染风险的孕妇,应提前进行相关病毒的筛查,如乙肝病毒的检测。如果感染了病毒,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病毒对肝脏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4.药物因素:孕妇在孕期可能因各种原因服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具有肝毒性。这些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肝脏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肝损伤。孕妇在用药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果必须用药,应选择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关注肝功能的变化。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导致肝脏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肝损伤。高血压会使肝脏血管的压力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影响肝脏的正常血液灌注。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血压,改善肝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肝损伤的发生风险。

孕妇在孕期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因素。如果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肝损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