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会出现脑缺血吗

2024.09.10 18:14

动脉粥样硬化会出现脑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为脑部供血的动脉时,会逐渐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随着病变的进展,血管狭窄程度不断加重,脑部的血液供应就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引发脑缺血。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情况,会进一步急剧阻塞血管,导致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甚至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脑缺血的发生风险。例如,可以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影响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进而干扰脑部的血液灌注。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往往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加重对脑血管的损害,使脑缺血更容易发生。长期的脑缺血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使用药物稳定斑块、改善生活方式等,以预防脑缺血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脑缺血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