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腱损伤会肿吗

2025.08.12 08:19

肌腱损伤通常会导致肿胀现象的出现。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重要结构,当受到过度拉伸、撕裂或其他外力影响时,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受到干扰,进而引发局部肿胀。这种肿胀是身体对损伤的一种自然反应,旨在保护受伤区域并促进愈合。

在肌腱损伤发生后,受伤部位的组织会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引起肿胀。肿胀不仅会影响受伤部位的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常见的肌腱损伤包括肩袖损伤、跟腱炎和肘部的网球肘等,这些损伤在初期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肿胀和疼痛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可能会逐渐减轻,但在恢复过程中,仍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在处理肌腱损伤时,应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医疗人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损伤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次,初期应采取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适当的冰敷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温度,减缓血流,从而减轻肿胀。压迫包扎也能帮助控制肿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抬高受伤部位有助于减少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

在恢复过程中,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但应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腱的功能和灵活性。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肌腱的愈合。关注身体的信号,若出现持续的疼痛或肿胀加重,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恢复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