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石膏综合征是什么

2025.07.29 15:21

石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石膏或其他固定装置而导致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骨折或其他需要固定的损伤后,石膏包扎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在石膏固定后,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肌肉逐渐萎缩,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局部水肿和疼痛。石膏综合征的发生通常与固定时间过长、石膏包扎过紧以及个体差异有关。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麻木、刺痛,甚至出现皮肤发红或发紫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石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肌肉坏死。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适当松弛,避免过度压迫,定期检查肢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是关键。若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加剧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考虑更换石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适当的康复训练也有助于恢复肢体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石膏综合征的预防同样重要,定期评估固定部位的状况,确保石膏包扎的适当性和舒适度,有助于降低发生风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石膏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