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心脏预激综合症

2025.08.05 15:13

心脏预激综合症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的电信号在正常的传导路径之外,通过额外的电传导通路传播。这种异常的电传导可能导致心脏的快速心律失常,常见的类型包括沃尔夫-帕金森-怀特综合症WPW综合症。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上腔和下腔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变得异常,可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心脏预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心脏的结构异常有关,通常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通过房室结传导,但在预激综合症患者中,存在额外的传导通路,使得电信号可以绕过房室结,直接从心房传导到心室。这种异常的电传导会导致心脏的过早收缩,进而引发心悸、胸痛、晕厥等症状。在一些情况下,心脏预激综合症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检查,通过观察心电图中的特征性波形变化,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预激现象。治疗方式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生理检查,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以消除异常的电传导通路。

在管理心脏预激综合症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其次,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因为这些因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发作。了解心脏预激综合症的症状及其可能的并发症,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至关重要。在出现心悸、胸痛或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处理。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服药,确保心脏健康。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许多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