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叫心源性疾病

2025.03.07 20:05

心源性疾病是指由心脏功能异常或结构病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具体分析如下:

1.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机体需求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诊断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心脏超声等。治疗以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为主,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病因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有心悸、头晕、晕厥等。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起搏器植入等。

4.心肌病:心肌病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分为扩张型、肥厚型等类型。病因包括遗传、感染等。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等。诊断依靠心脏超声、心肌活检等。治疗以改善心功能、预防并发症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心脏移植等。

5.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类型有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因包括风湿热、退行性变等。症状有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诊断依靠心脏听诊、心脏超声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心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等。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心源性疾病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