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椎痛是什么情况

2025.08.11 14:18

脊椎痛可能与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肌肉劳损、椎间盘退变引发神经压迫、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脊柱关节炎引起炎症反应、外伤或劳损导致韧带损伤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重复动作会使脊椎周围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废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逐渐发展为慢性疼痛。肌肉力量失衡可能进一步加重脊椎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2.椎间盘退变引发神经压迫:随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外层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直接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疼痛常伴随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咳嗽时症状加重是典型特征。

3.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骨量流失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压缩性骨折。疼痛多集中于胸腰段,活动受限明显,身高缩短或驼背是常见伴随症状。

4.脊柱关节炎引起炎症反应:自身免疫异常可攻击脊柱关节滑膜,炎性介质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持续性钝痛,晨僵现象显著。病情进展可能造成关节融合,影响脊柱活动度。

5.外伤或劳损导致韧带损伤:急性扭伤或慢性过度牵拉会使脊椎韧带出现撕裂或水肿,疼痛位置固定且伴有局部压痛。韧带松弛可能降低脊柱稳定性,增加继发损伤风险。

出现脊椎痛需避免自行推拿或过度运动,急性期应减少负重活动。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保持脊柱自然曲度。饮食注意钙质与维生素D补充,寒冷季节做好腰部保暖。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大小便异常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