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洗胃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2.23 12:28

洗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洗胃液、准确掌握洗胃时机、严格控制洗胃的压力与量、防止误吸、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的洗胃液:不同的毒物需要用不同的洗胃液,例如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洗胃液,因为敌百虫在碱性环境下会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洗胃液的温度也需适宜,一般为35-38℃,过热可能会使血管扩张加速毒物吸收,过冷可能导致患者寒战加重不适。

2.准确掌握洗胃时机: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但有些毒物如有机磷等,即使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必要。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洗胃可能会加重病情,此时需要先进行急救措施稳定生命体征后再考虑洗胃。

3.严格控制洗胃的压力与量:洗胃时压力不宜过大,一般在30-40cmH₂O,压力过大容易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如果灌入量过多,会使胃内压升高,促使毒物进入肠道,增加毒物吸收的机会,还可能引起急性胃扩张。

4.防止误吸: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呕吐反射,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避免误吸。昏迷患者洗胃前应先插入气管导管,防止误吸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同时注意观察洗胃液的进出量、颜色、性质等。如果患者出现腹痛、洗出血性液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洗胃,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洗胃操作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检查、患者的评估等;洗胃后要对患者进行妥善的护理,如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有无并发症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