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外耳道真菌疼痛怎么办

2025.10.20 17:59

外耳道真菌疼痛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刺激性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滴耳液、口服抗真菌药物辅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止痛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外耳道真菌感染与潮湿环境密切相关,日常需减少进水,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清洁时仅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避免深入操作。潮湿环境易加速真菌繁殖,保持干燥能抑制菌群生长。

2.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刺激性药物:频繁掏耳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屏障,加重感染。刺激性药物如酒精或双氧水可能破坏黏膜酸碱平衡,导致炎症扩散。真菌感染时外耳道皮肤脆弱,不当操作易引发继发感染。

3.遵医嘱使用抗真菌滴耳液:临床常用克霉唑或氟康唑滴耳液,需将药液滴入后轻拉耳廓使药物充分接触患处。滴药前需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确保药物吸收。疗程通常持续2周以上,避免中断导致耐药性。

4.口服抗真菌药物辅助治疗:严重感染或合并免疫缺陷时,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等药物。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用药,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口服药物通过全身循环增强局部治疗效果。

5.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疼痛,但需避免长期服用掩盖病情。止痛药不与抗真菌药物冲突,但胃肠道不适者应饭后服用。

治疗期间避免游泳或长时间戴耳机,防止外耳道受压或潮湿。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听力下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