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什么病

2024.11.12 10:43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这种感染可以累及整个呼吸道,从鼻腔、咽喉一直到肺部。在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起病相对较缓,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咳痰,有时痰中带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肺炎支原体感染更为常见。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且,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中耳炎、胸膜炎、心包炎等。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查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等。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不过普通的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无效,通常会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同时,还需要对症治疗,如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咳嗽症状,发热时进行退热治疗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