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小儿肠镜的危害有哪些

2024.12.31 08:17

小儿肠镜的危害有肠道黏膜损伤、肠道穿孔、出血、感染、麻醉相关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黏膜损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镜器械可能会对小儿娇嫩的肠道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擦伤或刮伤。这是相对较常见且较轻的危害,多数情况下肠道黏膜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小儿的肠道功能影响较小。

2.肠道穿孔:若操作不当,肠镜可能会穿透肠道壁,导致肠道穿孔。这会引起剧烈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腹腔感染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来修复穿孔部位,若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小儿生命健康。

3.出血: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肠道内的血管,从而引发出血。少量出血时,一般可通过自身的凝血机制自行止血,对小儿身体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出现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贫血、休克等严重情况,需要紧急采取止血措施进行治疗。

4.感染:由于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者小儿自身抵抗力较低,就有可能引发肠道感染。感染后小儿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麻醉相关风险:小儿在进行肠镜检查时,通常需要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等风险。呼吸抑制可能会导致小儿缺氧,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麻醉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在进行小儿肠镜检查前,应充分评估小儿的身体状况,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