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吃避孕药对卵巢有哪些危害

2025.04.28 17:44

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抑制、月经周期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卵巢囊肿风险增加、更年期症状提前。具体分析如下:

1.卵巢功能抑制:避孕药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间接降低卵巢排卵功能。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卵巢休眠状态延长,甚至导致暂时性闭经。部分人群停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自然排卵功能。

2.月经周期紊乱:药物中的人工激素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增生脱落,可能引发经量减少、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部分案例显示停药后月经恢复需3-6个月,少数出现持续性周期不规律。

3.激素水平失衡:外源性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摄入会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导致内源性激素分泌异常。长期用药可能引发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激素失调表现,严重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

4.卵巢囊肿风险增加:药物抑制排卵可能导致未破裂卵泡堆积,形成功能性囊肿。虽然多数囊肿可自行消退,但反复用药者可能出现黄体囊肿或卵泡膜细胞增生,需超声监测排除病理性病变。

5.更年期症状提前:持续抑制卵巢功能可能加速卵泡储备耗竭,尤其35岁以上女性可能出现潮热、盗汗等低雌激素症状。研究提示长期用药者自然绝经年龄可能较平均值提前1-2年。

避孕药对卵巢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与用药种类、剂量及体质密切相关。建议用药前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定期监测激素水平与超声检查,避免潜在远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