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服用什么药物治疗耳鸣比较好

2025.10.20 17:59

耳鸣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类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焦虑药物、利尿剂。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微循环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耳部血液供应缓解耳鸣,常用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银杏叶提取物能清除自由基、改善内耳微循环,适用于血管性耳鸣或内耳缺血患者。尼莫地平作为钙拮抗剂,可调节血管张力,减轻耳蜗缺血缺氧状态。需注意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压。

2.营养神经类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适用于神经性耳鸣。甲钴胺作为活性维生素B12衍生物,能加速受损听神经的髓鞘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维生素B1和B6联合使用可辅助调节神经系统代谢。此类药物安全性较高,但需长期服用才能显效,过量可能引起周围神经异常。

3.糖皮质激素:突发性耳鸣伴听力下降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激素抗炎消肿。激素能减轻内耳血管内皮水肿,抑制免疫反应对耳蜗的损伤。口服或鼓室注射均有效,但需严格控制疗程,避免引发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慎用。

4.抗焦虑药物:对于与情绪紧张相关的耳鸣,可选用阿普唑仑等苯二氮䓬类药物。此类药物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降低听觉通路异常兴奋性,同时缓解伴随的失眠、焦虑症状。需警惕成瘾性和嗜睡副作用,建议短期小剂量使用,避免突然停药。

5.利尿剂:若耳鸣由梅尼埃病引起,呋塞米等利尿剂可减少内淋巴积水,降低耳蜗压力。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耳毒性。

耳鸣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应告知医生病史。部分药物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期间出现头晕、皮疹等异常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噪音刺激有助于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