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真菌性皮肤病要做什么检查

2025.04.11 09:14

真菌性皮肤病需要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伍德灯检查、皮肤活检和血清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真菌镜检:真菌镜检是诊断真菌性皮肤病的基础方法,通过采集皮屑、毛发或指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但无法确定具体菌种。镜检结果阳性可初步诊断为真菌感染,阴性结果则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真菌培养:真菌培养是确定真菌种类的金标准,将采集的样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进行鉴定。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致病菌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但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4周。对于疑难病例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真菌培养尤为重要。

3.伍德灯检查:伍德灯是一种发出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可用于检测某些真菌感染。在暗室中照射患处,不同真菌会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如花斑癣呈现黄绿色荧光。该方法快速无创,但仅适用于特定真菌感染,且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皮肤活检:皮肤活检是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皮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该方法能够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改变,对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或与其他皮肤病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活检结果可显示真菌在组织中的分布和侵袭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谨慎选择适应症。

5.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真菌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辅助诊断系统性或深部真菌感染。该方法适用于难以获取组织样本的情况,如隐球菌病、曲霉病等。血清学检查能够反映感染程度和机体免疫状态,但存在交叉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于浅表真菌感染,通常首选真菌镜检和伍德灯检查;对于深部或系统性感染,则需进行真菌培养、皮肤活检或血清学检查。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皮肤病的鉴别,如湿疹、银屑病等。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基于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